万海斌:全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3.0架构与要求
关注:9016  发布时间:2019-03-06  作者:万海斌  来源:《2018数字中国优秀CIO百家文集》系列文章

5、开发一套业务清晰、功能合理、区域通用的业务应用体系。要对现有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梳理合并,根据工作需要将所涉及到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归并和规划及应用整合,确定业务应用系统清单,并对每一个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进行定义,确定界限。要改变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开发乱象,由省级防汛抗旱部门统一开发业务应用系统,地市县远程调度,这样可以集中资金开发系统,使系统整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业务应用系统开发要特别注重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比如大数据的应用,就是要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对现有的数据以及将来可能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归类、分析,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成果,如洪水发生时空分布规律、工程险情发生时空分布规律以及视频监控实时分析。从数据规模上看,水文数据、山洪灾害数据、工程视频监控数据和舆情数据等都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做进一步的挖掘。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涉及防汛抗旱工作的制约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比如降雨与水旱灾情的关联分析、舆情与降雨的关联分析等等。比如可以探索将AR/VR技术用于工程险情抢护远程会诊、洪水调度实景模拟、溃坝溃堤洪水演进模拟和山洪泥石流灾害抢护分析等方面。比如利用智能技术,开发从降雨预报→洪水预报→调度方案制定→实时工情分析→调度方案评估→防洪工程闸门启闭等防洪调度全过程的智能化系统,也可以探索研发防汛值班机器人等。

  6、开发一套取舍得当、操作简便、高效快捷的移动应用体系。防汛抗旱工作具有灾害突发性强、信息采集环境差、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如何快速接收相关信息并进行相关分析、第一时间接收上级指挥部门调令、及时上报灾情险情关系到抢险救灾工作的成败,因此,开发移动应用体系至关重要。随着智能手机信息存储处理能力的提高、4G网络的普及以及未来5G网络技术的应用,移动端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终将成为防汛抗旱信息采集和查询的主流终端。因此,开发适用的移动应用系统迫在眉睫。开发移动应用系统时,要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合理确定APP的规模和展示内容,大小要适度,既要防止需要多次点击才能查询到一个数据,也要避免APP数量大多,一旦不能确定该数据归属于哪个APP导致无法查询到该数据。要尽可能地把所有信息采集系统APP安装到移动端上,以便于及时采集相关信息。不仅把移动端打造成信息查询端,更要把移动端打造成信息采集端。要跟踪HTML5等跨屏技术的发展动态,一旦成熟,及时应用到移动业务应用系统开发中。

7、构建一个分类科学、分层合理、涵盖所有的综合信息展示平台。打造统一的综合信息展示平台,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有些地方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中,对打造统一信息展示平台进行了有效尝试,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值得借鉴和推广。构建统一的综合信息展示平台,就是要对所涉及的信息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分类,首先将所有信息进行第一层分类,比如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就根据工作需要将平台展示内容划分为实时监控、应急值守、本地会商、异地会商、协同办公和业务应用等六大版块,同时又对每一版块进行了分级。综合信息展示平台要做到所有的信息都能从平台查询到、所有查询到的信息在一张图的支持下可以在图上展示,即实现“两个所有”。其展示的信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采集的原始数据,如水雨情、视频监控信息等,二是各类业务应用系统产生的成果数据,如洪水预报成果、洪水调度成果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