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力:数字城管迈向智慧城管的探索与实践
关注:19341  发布时间:2019-01-31  作者:郝力  来源:《2018数字中国优秀CIO百家文集》系列文章

      (4)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状态
      与前三项传统成熟的IT技术相比,移动智能终端技术是当时最为前沿并富有戏剧性的领域。1999年,第一款全中文和第一部智能手机问世。2000年,诺基亚首次把手机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2002年,国内出现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诺基亚手机。2003年,国内出现第一款支持3G的诺基亚手机。2007年,第一款单手操作的PPC手机多普达问世。2007年,iphone出世,触屏+应用引爆智能机新时代。由于智能手机的飞速升级,使其成为数字城管技术家族最后入围的成员。
      总体上看,以1984年中国引入互联网为标志,数字城管平台的诞生的技术环境,是先有IT技术20多年的发展积累,后有数字化城管平台的集成应用,这与后面要讨论的数字城管智慧化升级的技术环境具有本质的不同。
      3、“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创举
      北京东城区创造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蕴含着对城市管理难题根源的深刻认识和睿智的破解路径,对全国城市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创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过程显示,在中国城市化高速进程中,城市设施和民生服务需求的急剧上升与城管制度滞后和资源供给不足,形成全国性阶段性尖锐矛盾。其中,城管制度滞后和资源供给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破解城管制度滞后和资源供给不足,是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的根源所在。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告诉我们,城管制度滞后和资源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城市管理责任主体、履职范围、履职标准、履职绩效、资源配置等方面。在责任主体上,存在以末端处罚替代监督管理的制度缺陷;在履职范围上,横向存在职责交叉和职责缺失并存的制度缺陷;纵向存在上游、中游和下游职责脱节的制度缺陷。在履职标准上,存在数量和质量标准粗放的制度缺陷。在履职绩效上,存在部门自定标准、自行评价的制度缺陷。在城市管理物质资源配置上,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制度缺陷。针对城市管理现实存在的主要矛盾,北京东城区启动了以根除城市管理难题根源为唯一检验标准的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
      (1)创新城管体制
      北京市东城区创建监督与管理分离的城市管理体制,弥补城市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缺失外部监督考核的制度缺陷。从体制上明确“大城管”范围内涉管部门和单位都是城管责任主体,同时明确监督考核机构隶属区政府,独立负责对涉管主体履职绩效的监督考核,以外部监督考核驱使区内所有涉管部门和单位必须依规依标履职。
      这个体制改革的优点是在不触动涉管责任主体原有职责权限的前提下,强化我国行政体制原生优势:一是,对责任主体进一步确权确责和细化履职标准;二是,通过外部独立监督量化考核终结责任主体履职绩效自定自考的历史。十四年前,“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就创造了与近年环保督察基本相同的工作体制机制,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2)变革处置方式
      通过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指挥)手册》,构建以处置职责重新确认、处置结果规范、处置时限精准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处置制度体系,弥补现行管理体系存在职责交叉和缺失,上游、中游和下游职责脱节的制度缺陷,保证城市管理处置责任部门和单位职责清晰、资源充实、结果规范。
      (3)变革监督方式
      通过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监督手册》,构建以外部监督考核机构问题发现、核查结案为核心的城市管理问题监督制度体系,弥补现行管理体系存在的各个涉管责任主体自定标准、自我监督的制度缺陷,确保城市管理问题发现核查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热门推荐